出展产业分布稳中有变
201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贸促会与商务部密切配合,联合全国各组展单位,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支持组展单位和参展企业参加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展览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类的展览会,同时引导组展单位创新办展思路,不断推进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保证出国办展各项工作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
在各方努力下,2013年出国展览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所回落,但在开拓新兴市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自办展质量等方面表现稳定,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办展主体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展览规模回落
2013年出国展览项目数、参展总面积和参展企业数三项主要指标出现了200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截至2013年10月30日,全国102家组展单位共赴72个国家实施办展计划1391项,比2012年下降10.4%;全年净展出总面积61.8万平方米,比2012年下降12.1%;参展企业约4.5万家,比2012年下降6.7%。
2013年出国展览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复苏缓慢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由于遭遇欧元区债务危机、美国财政悬崖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硬着陆”三大风险,并且受发达国家不断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措施、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未见明显起色,中国扩大进出口贸易难度加大。另外,2013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这些外部经济因素都对出国展览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必须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令会展业看到了更好的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巨大市场潜力的释放,世界会展业的中国因素将进一步增强,为此,出国展览行业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积极调整出国办展结构,着力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展览,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建立起由品牌、创新、服务所驱动的内涵式发展的新增长模式,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战略目标由欧美向新兴国家转移
2013年,从我国出国展览项目的地域分布看,欧美仍然是深受企业欢迎的主流市场,但新兴国家市场表现更加活跃。由欧美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的业态趋势日益显著。
2013年,中国外贸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继续降低,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合计进出口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3.2%,比重回落2.6个百分点,相对应地,赴西欧、北美的展览数量和规模进一步下滑,其项目数达561项,比2012年下降14.9%,占全年总量的比重为40.3%,比2012年降低2.6个百分点;参展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米,比2012年下降9.0%,占全年总量的比重为42.6%,比2012年提升0.9个百分点;参展企业数为18339家,比2012年下降7.5%,占全年总量的比重为41.0%,比2012年降低0.5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赴欧美传统展览市场的参展规模有所缩减,但它仍是中国企业出国参展的主要目标市场,首先,该地区拥有成熟的优质展会资源,世界2/3的顶级行业展览会都在德国举办,中国企业多年参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贸资源、品牌影响及合作关系;其次,欧美经济形势正在缓慢好转,2013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为稳固(根据国际展览联盟UFI最新发布的全球展览业数据,70%以上的美国展览公司预测其2013年的利润增长将高于10%),欧元区逐渐摆脱债务危机的紧急状态,相信未来欧美传统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新兴国家市场表现各异,由于赴日本的项目数大量减少,赴亚洲的办展数量和规模有所下降,但依然领先于包括西欧、北美在内的其他市场,这也是亚洲继2012年后连续第二年在项目数等各项指标上位居各大洲首位,赴拉美、东欧、非洲的办展数量和规模增长显著,尤其是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从2008年至今,项目数和参展总面积一直保持大幅增长,2013年赴该地区参展项目数为202个,比2012年增长23.2%,占全年总量的比重为14.5%,比2012年提升3.8个百分点,赴该地区参展总面积达6.6万多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41%,占全年总量的比重为10.7%,比2012年提升3.9个百分点,参展企业数为5274家,比2012年增长30.2%,占全年总量的比重为11.8%,比2012年提升3.3个百分点。
从国家分布上看,2013年出国办展项目数列居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德国、美国、俄罗斯、巴西、阿联酋、印度、南非、墨西哥、法国和意大利,我国赴上述10国的展览项目数量占全年总量的71.3%,参展总面积占全年总量的71.7%,参展企业占全年总量的72.1%,对比2012年的数据,日本、印度尼西亚退出前十,它们的位置由南非、墨西哥取代,由此,2013年出国办展项目数列居前10位的国家中,6个为新兴市场国家,其展览项目数占全年总量的35.4%,比2012年提升6.8个百分点;参展总面积占全年总量的31%,比2012年提升近4.8个百分点;参展企业数占全年总量的33.3%,比2012年提升6.5个百分点,而在2008年,排名前10位国家中的新兴国家,市场项目数占全年总量比重为24.6%,参展总面积比重为18.3%,参展企业数比重为21.4%,金融危机爆发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展览业也随之走上快车道。
其中巴西表现最为突出,自2008年起,中国企业赴巴西参展规模逐年递增,2013年,赴巴西参展的数量和规模位居69个国家中的第4位,赴巴西展会规模之所以在2013年有较大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国于2012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进口来源国,目前从中国进口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重点行业,如网络通信、工程机械,同时能源、运输及分销物流行业在2012年也出现显著增长,未来巴西将举办足球世界杯比赛和奥运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大量的投资,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推高中国企业赴巴西参展的积极性。
其他表现较好的新兴国家市场还有俄罗斯、南非、墨西哥,各项数据较2012年都有增长,其中南非是2008年以来首次进入项目数前10名,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其于2010年加入金砖国家集团之后,中国企业赴该国参展的数量和规模逐年递增,项目数由2008年的14个递增至2013年的55个,参展总面积由2468平方米递增至17824.5平方米,参展企业数由223家递增至1613家,2012年,南非在项目数上还位居65个国家中的第12位,2013年就升至第7位,由于南非主要的进口商品类别为机电产品、矿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中国企业参展主要集中在机械类展会。
总体来说,新兴国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兴国家市场的开拓仍面临各种挑战。一是目前新兴经济体结构性调整滞后,资金流入减少,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二是新兴市场也存在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企业同样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而且由于部分新兴市场缺乏权威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加上语言障碍,企业在开拓过程中难免遭遇波折;三是新兴市场国家还常常存在灰色清关等市场不规范的现象。
出展产业分布稳中有变
2013年出展产业结构趋于稳定,较2012年没有大的变化,部分产业有微调,从项目数上看,全年比重列居前10位的产业是机械、纺织及皮革制品、食品和农产品、建筑装饰、能源与矿产、化工、交通运输物流、五金工具、医疗保健、消费品,其中比重较2012年有所提高的有机械、纺织及皮革制品、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物流、五金工具和消费品。
优势展览产业的地位仍然稳固,机械类、纺织类、食品类展览会连续4年占据项目数前三的位置,2013年三者项目总数占总量比重为26.3%,比2012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参展总面积占总量比重为23.7%,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参展企业数占总量比重为24.4%,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各产业展出目标市场地域分布依然不平衡,机械类展览会主要集中在亚洲(52个项目,比重为35.4%)和拉美(42个项目,比重为28.6%),对照2012年的数据,亚洲依然是我国机械类展会的最大目标市场,但由于受赴日本参展数量大幅下降的影响,项目数比重降低了6.6个百分点;而原本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主要市场的西欧及北美,由于需求市场萎缩,项目数比重分别降低了8.5个百分点和6.6个百分点,与之相对,新兴国家市场则表现良好,拉美及加勒比地区项目数比重提升11.2个百分点,非洲提升7.6个百分点,东欧及俄罗斯提升2.2个百分点,国家层面重视新兴国家市场和这些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是主要动力。
在纺织类展览会方面,西欧(47个项目,比重为39.5%)和北美(32个项目,比重为26.9%)在各地区中占据绝对优势,而且与2012年相比,绝对数和比重都基本持平,新兴国家市场方面,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表现突出,项目数比重提升了5.1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欧美作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最重要市场,虽然经济复苏缓慢,但居民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出国办展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而新兴国家市场则有待进一步开拓。
食品类展览会分布呈阶梯状,其中亚洲项目数最多,占总量的27%,西欧、北美、拉美、东欧及俄罗斯依次减少,这和我国食品行业出口目的地主要为日本、美国、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有关。
目前,中国经济已步入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组展单位应紧跟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积极调整出展结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展览会,充分利用国际展览会这个大平台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贸促会将进一步加大对参加境外新兴产业展览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那些带动效应好、规模影响大、行业特点鲜明的展览会。
自办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2013年,全国组展单位出国举办单独贸易展览会(自办展)共62个,展出总面积13万多平方米,参展企业7000多家,其具体发展特征如下:
数量和规模缩减。2011年~2012年,自办展的数量和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但2013年出现小幅回落:项目数比上年减少8个,展出面积减少近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减少近2000家。
展出目的地集中在新兴国家市场。由于欧美展览业已经很发达,中国企业已经能够通过当地本土展会实现贸易拓展的功能,所以自办展目的地主要是新兴国家市场,2013年,50%的自办展项目集中在亚洲,其次是非洲(14.5%)和东欧及俄罗斯(14.5%),但非洲的参展总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都大于东欧及俄罗斯。
专业分布集中在传统优势产业。2013年境外自办展还是以综合展为主,其项目数比重为61.3%,其次是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9.7%)、家用电器(4.8%)、机械(4.8%)、消费品(3.2%)、化工(3.2%)、食品及农产品(1.6%),与2012年相比,2013年较大的变化有:专业种类减少了建筑装饰和农机农药两大类,家用电器和消费品的比重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而纺织和机械的比重则分别下降了4.2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
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为贯彻品牌战略,商务部在英国、美国等展览业发达国家和坦桑尼亚、泰国等市场多元化国家主办中国品牌商品展览会,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对展览会进行品牌推广,展示中国企业整体形象,各地方政府也加大对地方出国自办展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走出去”,以“主动营销”的姿态为外贸企业搭桥铺路,打响地方品牌,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在越南、泰国、柬埔寨举办的广西商品展览会,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在南非、土耳其、俄罗斯、美国等地举办的广东商品展览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在蒙古、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举办的中国新疆出口商品展览会,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在新加坡举办的宁波商品展览会等,集中展示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成果和特色产业,助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贸易效果较往年有较大突破。
出国办展主体格局形成
2013年,经贸促会审批(会签商务部),全国共有102家组展单位实施出国展览项目,办展主体集中化趋势明显,办展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亟待加强规范管理。
从项目数量上看,全年项目数在50以上的组展单位有5家,项目总计386个,占总量的27.7%;参展总面积21万多平方米,占总量的34.2%;参展企业1.5万家,占总量的34%,其中,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分别以115和102个项目位居全国组展单位的前两位,紧随其后的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和中国华阳经贸集团有限公司,年组展项目数在10~50个的组展单位一共31家,其中包括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汇源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福建省福贸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贸促会福建省委员会、贸促会浙江省分会等,其项目数总计753个,占总量比重为54.1%;参展总面积为29万多平方米,占总量比重为47.2%;参展企业2.2万家,占总量比重为49.9%,总体来说,项目数排名前40位,即39.2%的组展单位实施了84.3%的全年出展量,办展主体呈现越来越集中的趋势。
自从2004年国务院决定对出国(境)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组办单位资格不再进行行政审批而改为自律管理以来,更多的展览企业和专业商、协会等机构进入出国展览市场,逐渐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贸易促进机构和商协会,从外贸、工贸总公司到专业展览公司的多层次、多渠道办展格局,目前,全国有100多家单位被纳入出国展览审批管理体系,主要的组织类型有展览公司、贸促会地方分会、贸促会行业分会、地方经贸委厅、中国工商会等9大类。
面对办展主体日益多元化的格局,现行的出国展览审批管理办法对民营企业和境外展览机构在境内从事出国展览代理业务和组展业务的管理存在盲区,外企和民企作为我国展览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市场表现十分活跃,如何引导和规范这些企业的出国办展行为,将其纳入出国办展的管理体系,是出展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此,贸促会将根据组展单位和参展企业诉求,顺应形势发展,积极与国务院法制办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沟通,探讨进一步修订现行的出国展览审批管理办法,推进组展单位资质评定工作,先将民营会展企业纳入自身视野,加强统一规范和后续监管,切实保障我国出国展览的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